2025年08月01日 轉摘自:中國財經網
中國網財經8月1日訊 7月份,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49.3%,比上月下降0.4個百分點;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0.1%和50.2%,比上月下降0.4和0.5個百分點,均持續高于臨界點,我國經濟總體產出保持擴張。
7月30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,指出要“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,增強靈活性預見性,著力穩就業、穩企業、穩市場、穩預期,有力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,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,實現‘十四五’圓滿收官”。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,下半年隨著政策效應持續釋放,實現5.0%的增長目標仍是大概率事件。
高技術制造業增速領先
7月制造業PMI為49.3%,較上月回落0.4個百分點。受傳統生產淡季、部分地區高溫、暴雨洪澇災害等因素影響,制造業景氣度有所回落。
7月,反映市場需求的新訂單指數環比回落0.8個百分點至49.4%,再度進入收縮區間。在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看來,這背后有兩個原因,一是上半年外部經貿環境波動向出口傳導,外需走弱。7月新出口訂單指數環比回落0.6個百分點。
二是前期穩增長政策對需求端的拉動效應有所減弱,這主要體現在居民消費增速放緩和房地產市場調整等方面。
需求有所放緩,但生產保持擴張。7月生產指數為50.5%,仍處擴張區間。其中,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、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等行業供需兩旺,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持續位于擴張區間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代表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高技術制造業PMI指數為50.3%,盡管較上月小幅回落0.3個百分點,但繼續處于擴張狀態。
“在市場需求旺盛、政策支持較強的雙重帶動下,當前高技術制造業不僅增速領先,而且具有很強的抗沖擊能力。”王青表示。
7月高耗能行業PMI為48.0%,比上月上升0.2個百分點,景氣度有所改善,主要是受當月國內主導的煤炭、鋼鐵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沖帶動。
此外,值得注意的是,企業景氣度分化。大型企業PMI為50.3%,比上月回落0.9個百分點,連續三月位于擴張區間,對制造業整體支撐作用顯著;中型企業PMI為49.5%,比上月上升0.9個百分點,景氣水平連續兩個月改善;小型企業PMI為46.4%,比上月下降0.9個百分點至3月以來最低水平。
“小微企業景氣度持續承壓,亟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。”溫彬稱。
署假來臨 文娛行業PMI處于高位景氣區間
非制造業方面,7月服務業PMI指數為50.0%,較6月下降0.1個百分點。
“一方面,署假來臨帶動與居民出行和消費相關的交通運輸、文化體育娛樂等行業PMI處于60.0%以上的高位景氣區間,旅游相關行業市場比較活躍。”王青分析認為,“但另一方面,近期房地產市場降溫,可能對整體服務業景氣度拖累較大。”
隨著暑期到來,7月國內航班執行量、四大一線城市地鐵客運量月均規模環比均上行,電影票房環比顯著上行,顯示居民出行、娛樂等相關服務業景氣度較高。
7月建筑業PMI指數為50.6%,較上月下降2.2個百分點。具體來看,溫彬分析,基建方面,受近期部分地區持續高溫、暴雨洪澇災害等不利因素影響,基建施工進入淡季。房地產方面,年中沖量結束之后,景氣度下行。
高頻數據顯示,7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以及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積均值環比皆有所回落,且絕對值低于歷史同期水平,顯示地產市場仍在尋底階段。不過,在核心城市優質地塊集中供應推動下,成交土地溢價率環比回升。
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,下半年“宏觀政策要持續發力、適時加力”。王青認為,這表明下半年宏觀政策還將保持穩增長取向。
王青預計,下半年視實際情況需要,宏觀政策有可能在穩增長方向出臺新的重大增量措施,包括實施更有力度的降息,財政政策“三箭齊發”——上調財政赤字率、增加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、提高新增專項債額度,以及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等。
“這些政策措施能夠有力提振內需,充分對沖外需放緩帶來的影響,確保全年實現‘5.0%左右’經濟增長目標。”王青表示,“我國政府負債率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處于偏低水平,以及當前物價水平偏低,這些方面都有充足的政策空間。”